人力资源管理经过人事行政管理阶段、人力资源专业职能管理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现在正迈入人力资本价值管理阶段,进入人力资本价值管理时代。
这个判断一方面是因为有华为的虚拟有限持股计划、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本合伙人制等企业的最优实践,另一方面,也基于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几个变化:
一是创新与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二是人力资本真正成为企业价值创造主导要素,尤其是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
2、人力资源效能管理
人力资源效能管理包含效率、效益和价值增值等内容,在操作层面上我们提出“两条路径”和“十项举措”。
两条路径:一是提高人力资源效率,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单位产出;二是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量与人力资本增加值。(十项举措包括:此处省略。)
互联网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基于数据,并用数据说话的决策方式成为可能,使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管理成为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管理的有效途径。
数据化HR体现在:大数据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前瞻性的分析与洞察,可对人力资源的动态变化、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为人力资源的决策与计量管理提供充分的基础数据支撑;基于大数据建立人力资源共享平台、进行人力资源职能优化与产品服务的设计与交付。
典型实践如谷歌基于大数据平台分析、重新定义HR的职能,基于大数据的员工管理模式。
4、以价值创造者为本
企业究竟以谁为本?我认为应该以客户价值为本,而客户价值来源于人的价值创造,因而企业同时也要以价值创造者为本。
以价值创造者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创造,让价值创造者、持续贡献者获得回报;通过竞争淘汰机制让价值创造者有尊严、有成就感,让懒人,不创造价值的人有羞耻感,甚至被淘汱;机会和资源要向价值创造者倾斜,激发价值创造活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5、HR业务驱动(三支柱模型)
在新的商业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要推动企业的战略落地和业务发展,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业务驱动导向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需要重构。现在许多企业世界级企业普遍应用的是“三支柱模型”,即把人力资源部门分为业务伙伴(HRBP)、专家中心(COE)、共享服务中心(SSC)。
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量,第一是要建立创新创业的驱动机制,为员工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如海尔提倡的“员工创客化”。第二要尊重员工的微创新,尤其是非核心人员的微创新。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人的价值创造的革命,即人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效益能够被放大,小人物也能够撬动大事业、创造大价值,微创新也可能带来颠覆式创新。第三企业还要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投入,充分发挥知识创新者的创新引领作用。
7、全面认可激励
全面认可激励是指全面、及时承认员工对组织的价值贡献及工作努力,并及时给予特别关注、认可或奖赏,从而激励员工开发潜能、创造高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