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职业范畴有以下选择:
市场:品牌、广告、公关、商务合作等;
销售:直销、分销、电销、代理等;
研发:研究、开发、设计等;
生产:生产、制作、写代码等;
服务:客服、咨询服务、知识服务等;
投融资和法务:并购和重组的法律事务;
公共关系:政府关系、公司事务等;
以及支持部门,人力资源,财务和行政。
财务、研发、生产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需要专业的学历或者证书。
市场、销售、服务、人力和行政,更多都是专业知识加上综合能力的体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在职学习,完全可以跨行业跨公司就职。
选择职业的核心点是加入核心部门。
每个行业的核心部门都不一样。谷歌是研发部门的工程师为核心,所以工程师在谷歌最有话语权;咨询公司的顾问为业务核心,顾问的工资自然高,而零售行业的采购是业务核心,汽车中心的销售团队是核心......
以上的选择方法是从职业向上发展的角度,市场高价值和稀缺角度的建议。
但是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还是要看你要什么样的人生。
有的人不希望做核心岗位,也不想成为中心,不愿意在工作上投入过多精力和时间,只是希望有一定稳定收入的工作,能按时回家,陪伴家人,或者有自己独处的时间。这类人就不适合做那些销售,咨询等高强度的工作。
还有一些人喜欢成为焦点,喜欢和人打交道,那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做数据分析,财务等曝光度低的工作。因为自己的价值感没有办法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也是很苦闷的。
所以,在做职业规划之前,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
有很多的不快乐是因为自己没有被满足,而不满足是因为从事的职业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或者不知道自己期待什么,就有会迷茫,就不快乐。
通常来说,我会建议你先问自己:
如果所有工作赚钱都一样,你想做什么工作?
如果你的生命只有10年了,你想做什么工作?
如果你有小孩,你希望ta以后做什么?
写下你的答案,也许能摆脱眼前的迷茫,找到内心的方向。
2018年我最大的感悟,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工作,生活如果不美好,那么工作就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了它的意义。
生活包括家庭和睦,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有时间社交,有自己爱好等等。工作不过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在我看来,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让自己开心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抽出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欣赏自己,才能走出苦闷的怪圈。
02
关于辞职和转行
在初入职场的时候,遇到不顺心,第一反应就是辞职,我也不例外,但是现在这个年纪,再看辞职,跳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想要离开的时候,肯定是出了问题。问题来了,先想想怎么解决问题,如果仅仅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开会被批评,讨厌某个同事或客户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在目前公司解决不了,到其他地方还是一样。
而且每个公司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职业发展初期,能通过突破自己,解决初期的问题,如果确实不是自己能改变的,那么可以选择跳槽。
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每家公司同样类型相似内容的工作都做一段时间,或者每家公司不同类型同级别的工作都做几年,你再去换工作的时候,就会很难。
我之前一个做招聘的朋友,就是如此,她有十几年招聘经验,2-3年就辞职换一份工作,工作内容都差不多,辞职原因也都一样,业务线的人太难搞了。
前阵子猎头介绍去面一家国际公司招聘总监的职位,结果HRD第一个问题,她就知道自己完蛋了。
“为什么你前面三次跳槽,每一份工作内容都差不多,职位都差不多?”
如果辞职不过是换个环境,你在前一家是怎么死的,下一家基本也是一个死法,连换个死法的机会都没有。
我就劝她,不如就在目前这家就跟业务线死磕,这次就把这一关过了,你就进阶了。
跳槽之前,不妨想想,换个工作能解决我的问题吗?因为有些自身的问题不是换个环境就能解决的。
还有那些被老板拉这出去创业的, 很多人跟着领导去创业,都是因为“光环效应”, 觉得老板在公司特别厉害,以为创业也会很厉害。
要避开“光环效应”,领导在公司做你的领导或许很厉害,一旦创业,生死未卜,谁知道结局。
所有老板口头答应的入股分红都要落于纸上,听了太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例子。
要跟随老板,先要考察老板的人品和能力,业务的价值,以及你个人加入后的发展等。而且是老板创业,也不是你创业,到哪里打工都一样。